交水稻的种植,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,这件事应该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……”
“而袁老师,你们研究所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将会变得无比繁重,首先需要做好的是杂交水稻种子的培育工作,其次是研发亩产九百公斤、一千公斤的杂交水稻……..”
旁边的老林、吕千祥和裘海俊等人,目光闪烁,亩产上千公斤,这真的可能骂?
看旁边的几位脸色变得铁青的老农,就知道这件事不简单了。
唯有袁老师认真地点头,像极了领到作业的学生。
杂交水稻的技术,周济民也浏览过不少论文,虽然专业技术上,他无法帮助到袁老,但可以提供这些论文指导。
交流了一会儿杂交水稻的理论,周济民转身就去了隔壁,拿了一叠资料过来。
“袁老师,这些都是我平时闲着写下来的一些建议,您拿回去看看,如果能帮助到您,那我就放心了。”
袁老激动地接过这些资料,嘴上连连表示一定有帮助,表情很是感激。
几位老农见状,很是羞愧,他们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,当即便跟周济民道歉。
后者摆摆手,表示没什么,都是为了伟大的粮食事业,这点小事无关紧要。
“重要的是,你们正在做一件造福人类千秋万代的大事,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了。”
看着袁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翻看那些论文,周济民便请对方到隔壁房间歇息。
等他再次回到会客室,裘海俊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老林介绍了一下裘海俊,后者便马上笑着寒暄,周济民点点头,心里已经明白对方的来意。
毕竟对方是来自京城航空研究所的,而老林昨天上午才从他这里拿走一块钛铝合金材料,事情不可能有这么巧合。
果然,寒暄过后,裘海俊便开门见山,想要钛铝合金材料的制造工艺。
听完之后,周济民沉吟片刻,然后面无表情地摇摇头,道:
“很抱歉,裘教授,这个制造工艺,我不能给你们研究所。”
裘海俊顿时急了,马上就要开口,却被老林咳嗽一声,制止了。
只听老林如是询问道:“济民,你说说,到底是什么原因?是设备还是钱的问题?”
老林深知周济民的性子,有些时候很大方,比如之前上交的那些黄金、古董、美金等等。
但,有些时候却又十分吝啬,像一个貔貅一般,只进不出。
比如周济民申请项目资金的时候,从来没有剩余,只有不够用。
那个联网实验室,从最开始的十万元,到现在的上百万元,老林都记不住,自己到底批了多少钱了。
毕竟从去年成立这个实验室以来,实验室的研究员就不断的增加,现在都已经过一百人了。
可能在很多工厂看来,一百人的规模,连小工厂都算不上。
但一个实验室,上百人的规模,已经很大了。
要知道,实验室里的研究员,全都是硕士或硕士以上的天才、高材生,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内地不缺工人,缺的是这些栋梁之才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