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,整整十万亩田地,全部都种植了这种杂交水稻。
充分了解情况之后,老林便亲自带着小袁等几位老农前往附近的办公室,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老人等几位领导。
“找了,家里没人。”
“那你去找过他了吗?”
而对方接下来的话,也证明了他的猜测。
接下来的时间,裘海俊只能在衙门这边等待了。
只要几年时间,内地应该可以完成大家都吃饱饭的目标了。
因为老林也不知道周济民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,如果造不出来呢?
裘海俊有些失望,但也只能寄希望于老林的帮忙了。
前者一听,顿时恍然,旋即让吕千祥去拿一张周济民的照片过来。
何况,众所周知的一件事,内地的工业基础太差了,哪里能生产出制造钛铝合金材料的生产设备呢?
“五分钟够吗?”老林开了句玩笑话,扭头便跟小袁说道:
这个年代的农民,都老实巴交,除了普通的农家肥,就没有其他科技肥料了。
袁老点头,示意领导先忙,他们的事不着急。
“行,那先跟我去见一见领导吧,等下再去找你说的那位不知名英雄。”
听到老林要前往南剪子胡同,袁老特别激动地说道:
后者微微惊讶了一下,却拦住了老林道:
然后获得了七千八百万公斤的水稻,虽然是湿重,不是晒干后的干重。
如果把这种高产的杂交水稻推广开来,那么内地要全面落实全民有饭吃的目标,绝对可以在几年内实现。
衙门办公室里,此时的老林,正在跟几位从南方来的老农谈话聊天。
如果周济民在这里,肯定会一眼认出其中一位老农。
“亩产七百八十公斤的水稻,真是天佑我华夏!”
“小袁,你们到旁边的休息室坐一会儿,我马上就好。”
因为他就是袁老,一位让周济民十分敬佩的科学家。
林能拿到制造方案吗?
然而,裘海俊提及的制造工艺技术问题,老林却没有答应下来。
亩产七百八十公斤的试验田,在去年就已经出来了。
不急才怪,对于老林来说,只要是科研成果,他都很急。
从裘海俊心急如焚的表情来看,老林也大概知道,周济民那块钛铝合金材料应该是能用的。
以及可能会有特殊的制造设备,这些才是关键啊!
内地南北方有饮食差异,但南方的人口也占据全国的一半。
“好,老裘你务必要请领导拿到配比方案和设备,实在不行就打电话给我们!”
还没出门,迎面就碰到了裘海俊。
袁老的品德是母庸置疑的,他并没有要独占功劳的意思。
“对,他就是住这个地方。”
老吕是助理,属于万能的,一张周济民的照片而
醒悟过来的裘海俊等人对视一眼,顿时顾不上喜悦。
尽管如此,亩产七百公斤,这个成绩也足以傲视全球了。
“老胡,我们分工合作,你们留下来继续测试,我去找领导问一问。”
而晒干之后的水稻,在七千万公斤出头,水分有点大,但也算正常。
老林带着袁老等几位老农,来到附近的衙门,汇报完工作之后,这才准备前往周济民家。
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打理,已经在六月份进行收割。
但这个成绩也是想到斐然了。
“领导,稍等一下,其实这个杂交水稻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几年前我来京城的时候,遇到了一个人,就是他教给我如何进行杂交试验的……”
老林感慨万千,小袁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,一声不吭地就作出了如此重大突破,实属难得!
老林也很好奇,袁老含湖地说道,“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不过我知道他住在哪里。”
“领导,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?我想跟您汇报一下工作。”
并且部分北方人,还是喜欢吃稻米的。
今年春天的时候,在南方的永胜县,便开始了第一轮的试验。
所以,完全可以先在南方几个水稻大省进行推广种植杂交水稻。
“哦,这人是谁呀?”
此次进京汇报工作,也是带着几位老农一起,而不是他自己一人。
于是,裘海俊离开了京城航空研究所,再次来到文津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