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

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

朝臣,只好下诏,此后造历,仍用洪、永旧制。

        成化十年童轩、十七年俞正己、十九年,天文生张升;正德十三年漏刻博士朱裕、十五年礼部员外郎郑善夫、十六年南京户科给事中乐頀;嘉靖二年工部主事华湘、隆庆三年,掌监事顺天府丞周相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多天文生,前赴后继的请求改历,虽然有如俞正己、冷守中这种狂悖之徒胡乱画策,但是其他人历历有据,可是绕来绕去,最后都困顿于一个问题,祖宗之法不可变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深吸了口气说道:“水滴石穿,虽其数甚微,积久始显,此乃先生所言量变引发质变的道理,一日若差九刻,处夜半之际,所错便隔一日;节气差天一日,则置闰错一月;闰差一月,则时错一季;时差一季,则岁错一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,大明大统历二百零八年未变,今日先生变法,万象更新,何不修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知此事极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听农户常言,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耕误一日则一年皆误,一年之获在于秋,秋收误一日则全家饥馑,百姓困于藁税、谷租、乡部私求,苦不堪言,月食日食朕不惧天威,可农时不准,天下疲惫,朕于心何忍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非常之功,宜非常之事,先生以为当如何才能做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的右手无意识的敲打了两下握在拳心的拇指,朱翊钧立刻就知道,张居正这个动作表示犹豫,是心里有想法,不知道该不该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思考过这个问题!

        显然张居正对这个事儿有想法,因为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,所以从未提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先生有何计较?”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,是什么勇士张居正这般犹豫不决?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犹犹豫豫的说道:“不是臣有什么犹豫的地方,臣一直留心此事,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,大明百姓困于兼并,臣诚知其苦楚,陛下亲事农桑,乃社稷之福,辅弼之臣理应尽忠竭能为陛下分忧一二,天下历法旧未改,臣焦急万分而无良方,不善此道,不能为陛下匡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倒是知道了一人,就是这个人身份有点特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翊钧则摇头说道:“若是死囚有佐天下之功,仍可宽宥一二,先生重循吏,朕亦重循吏,有之过而无不及,先生不喜殷部堂,朕喜其善战能任事,何人,举荐来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论重用循吏,张居正还不如朱翊钧,张居正还要看过程,小皇帝几乎就是唯结果论的代表,管你清流浊流英雄匪寇,能任事,就是忠臣良臣,不能任事,就回家卖红薯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居正这才俯首说道:“此人是宗亲,郑王府郑王长子朱载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何不妥?端清世子,朕素闻其贤,诏入京师常伴左右,为朕天文教习,以彰显亲亲之谊。”朱翊钧还真知道,大科学家、大音乐家朱载堉。

        礼法这东西,不就是这个时候用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前段时间,侯于赵上奏把宗室贬低的一无是处,让郡王以下全都自谋生路去,朱翊钧直接大手一挥盖了章,朝中可是一股反对的风力舆论在酝酿,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,许多臣子连章上奏,说恐失亲亲之谊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好,把郑王府端清世子朱载堉诏入京师,谁还敢说,没有亲亲之谊?

        礼法这块,朱翊钧拿捏的死死的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: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:我靠读书入圣,开局召唤大雪龙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