窑。
他要烧制玻璃。
如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直接让徐爱国气愤不已。
找来周济民谈话,苦口婆心地劝说,不要再搞小动作了。
“领导,我有扰乱驻地吗?我没有完成任务吗?”
徐爱国被怼得哑口无言。
心想,实在不行,上报吧,让老林或者周镇国来搞定这个刺头。
既然没有,那就不能怪周济民了。
于是,闹哄哄的土窑搭建工作便开始了。
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适合建窑的地方,第二件事就是土窑的建筑材料,接着才是建造工作。
安装最新版。】
除了这些,还有就是燃料问题。
这个倒是简单,距离驻地几十公里外,就有一处很小的露天煤矿。
就地取材,简单粗暴!
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一座小土窑也出现了。
然后就是玻璃的烧制工作了。
工艺制作方法简单,难的是如何烧制。
然鹅驻地里,什么都缺,就是不缺知识分子和动手的人。
在方九纯的带领下,玻璃烧制工作进展迅勐。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就烧制了不少玻璃。
“周科员,现在都有这么多玻璃了,您还没说这些玻璃要用来干嘛呢?”
进入秋天,驻地的晚上,已经是零下了。
冷得很。
士兵哈着气,跟周济民聊着天,十分好奇地询问。
后者笑着摇头,只说拭目以待吧。
没几天的时间,周济民便开始对菜地动手了。
已经沤肥了几个月的菜地,现在的面积都超过两亩大小了。
菜地四周,还搭建了不少石头墙。
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个菜地盖上玻璃顶,然后供热,种菜!
直到这个时候,大家才知道他想干嘛。
一众沉浸在科研任务中的大老们,听到这个消息,顿时笑了。
这个周济民,就知道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。
转眼,已经是冬天了。
白天气温回升,能到达十多度,很舒爽。
到了晚上,却是零下十几二十度,能把人冻死。
建造了石头屋的周济民家,却温暖如春。
因为墙体很厚,外面的风和雪,根本进不来。
只需在屋里烧着炕,那就很暖和了。
大冷天,吃着火锅,还有各类蔬菜、肉等,这小日子,别太爽啊。
虽然说这里人迹罕至,但能吃上一口香喷喷的饭菜,那可是太享受了。
就算在城市里,这样的生活,也很少见呢。
从夏天进入沙漠到现在,已经过去半年时间了。
而科研项目,到现在才走了不到百分之三,很多试错和不必要的步骤,拖慢了整体进展。
从最开始的小透明,到现在,周济民在驻地这边,也算小有名气了。
虽说依然没什么话语权,但仗着两口水井、土窑和玻璃大棚菜地,在很多人心中,周济民也是一个能人。
这天的会议上,周济民厌倦了繁复的计算工作,提出了能不能搞一台机器来代替这些工作?
“哪里来的机器?”
“我们不是有电脑么?”
“屁,那玩意儿我都看过了,基本上没什么用,最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行,稍微复杂一些,就不可以了。”
简单的几句对话,计算小组的组长董文斌就否决了周济民的提议。
后者争锋相对,表示那些小学生的玩意儿,当然不行了,但换一台好一点的不就可以了吗?
没钱!
就两个字,直接把周济民给打发了。
然而,周济民才不会屈就呢。
会议结束后,马上就给驻地大老们申请。
京城,南锣鼓巷四合院。
清晨,穿戴整齐的秦京茹,再三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衣服和脸蛋,这才推开门,准备前往南剪子胡同周家那边。
水井洗衣槽,秦淮茹已经蹲在这里搓洗衣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