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问题已不是刘麻子能答的,于是没有了回应。
于谦到了湖口县,隔着狭窄的鄱阳湖入江口,对岸就是九江……他就是从九江城出发的。数月来,于谦从九江来,到达湖口县,几乎绕鄱阳湖转了一个圈。当年得中秀才后,接着就准备乡试会试,没能有机会仗剑游历江湖;今番因公务却是走了许多地方许多路。
刘麻子:“幸好王爷识人,这不急召主公回来,事儿自然就办好了。”
陈盖又留他说准备接风宴,同样被婉言谢绝,只得送出大门。
“那倒也是。”周梦雄点。这时他便不想多留了,当下就说要去附近转转。陈盖忙
:“我陪周将军一
去巡视各营。”
周梦雄面色沉重,沉:“这些新军营寨中,
进去了很多姚和尚那村子里的人(朱雀军旧
),我拿着也难办,不中用的我是留还是不留、换还是不换?”
俩人的对话便冷场了,一路默默走着。其实周梦雄早就私下觉得姚家势力过大,对整个政权不是好事,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,特别是在军队里几乎无孔不入,在醴州大营朱雀军旧的武将比较少,但绝不缺什么内侍省的人。
周梦雄想起刚才陈盖的事儿,微微叹息:“中下级武将是直接带兵的人,这些人都
不好,怎么能控制士卒?”
周梦雄摆摆手:“免了免了,现在陈将军还是守备,公务在。我却还未上任,可以趁此四
走走。”
刘麻子没有多话,又:“是。”
“哦?”于谦果然感兴趣地看了许久。知县又问:“今日尚早,大人既然到了弊县,何不上去游历一番?”
“大人,那就是石钟山。”湖口知县恭敬地提醒,见于谦回
看,便遥指左面的风景。
第四百二十九章石钟山记
si m i s h u wu. c o m
二人二又走到了街上,依旧低调没有多少引人注目的地方。周梦雄叹了一口气:“陈盖果然不能胜任。”
刘麻子:“刚才主公言遇到了校场东寨指挥使,是试探陈盖吧?他连姓名都不知,定是
得不好。末将知
,醴州大营上下两万多人,主公是连大队队正都全
知晓的,不仅叫得出名字,还知
其
情脾气。”
刘麻子附和:“是。”
知县忙:“大人竟能将东坡居士的原文背下,博闻广记另下官敬佩至至。”
他们不在县城,在鄱阳湖边,一个军士正牵着在湖边饮水,于谦站在湖岸枯草间正翘首远眺水面。随行的王俭背着一个包裹,包裹里装备半包的纸张,都是于谦这些日子来的见闻记录。要是把这些字整理一下,恐怕还能刻印本书出来,叫某某游记也是妥当的。
周梦雄:“陈盖我认识他不是一天两天了(批跟随张宁打石门县的武装
目之一),我知
他
不到那么细,但武昌的营寨指挥使不就二十来个,连姓名都记不全,着实有些蒙混日子。”
于谦浅浅诵了几句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之下,故莫能知……”
于谦不置可否,确实就算这篇比较有名,但饱学大儒临时恐怕鲜有能背下来的。士大夫科举要背诵很多书不假,但不必背苏东坡的文章,何况官之后大多丢下了文章,连当年考的文章也可能忘记了许多。
周梦雄回:“刘麻子,你带兵要明白,不
你怎么
,要让手下的每个人各自都干好各自的分内事,让他们清楚什么干得,什么干不得,出错了惩罚轻重心里也要有数。很多士卒不识字,但心
明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