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 > 分卷阅读425

分卷阅读425

        “在本王这里,英雄不问出,唯才是举。”张宁淡定地说。这句话在湘王集团是很有市场的,因为在前期投靠张宁的人几乎都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来,有的甚至是以前生计都无以为继的落魄汉子。就算是兵局现在的最高长官提举,从前是逃到凤霞山的铁匠子,有什么好高贵的份。

        大伙都转看向那山羊胡,不少人的表情一脸恍然,显然是认识他的。只有张宁完全不认识此人,他不过偶尔到兵局来罢了,只与大鹏及几个官吏较熟。饶是如此,张宁这样的“亲王”也是极少见的,上位者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工匠们的技术细节,着实与此时的勋贵行事不同;在人们眼里,所谓大人物应该总是在干一些叫人理解不能的大事。不过张宁的思维不同,他觉得宏观大事是由一点一滴的细微小事经过合理规则演变而成,光讲大理不一定有用。所以在更为先进的现代社会,人类不仅在研究宏观社会经济,小已经着眼到量子力学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眼前的这帮监工和工匠都一筹莫展的样子,让张宁心情也很不好,感觉有才能的人确实非常稀缺。他拿着试验品捣鼓琢磨了一阵,“兴许是击发力度不够,摩撞击不出可靠的火花,所以才不容易引燃火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背后一个声音:“小人知王爷所言何物了。宋代就修过一个钟楼,是为了天子的言行与天时感应;钟楼靠河水修建水车为带动,里面就有大小许多齿轮,报时与日月星辰同行。除此之外,楼里面还有一种东西叫‘铙神’,每隔一刻钟能自动敲更报鸣,无须人力也。钟楼后来毁于元军,但其构造有书记载,小人曾经见过那本古籍的手抄本。”

si  m  i  s  h  u  wu.  c  o  m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听罢,顿起兴趣,忙转瞧谁在说话,只见是个清瘦的中年人,留着稀疏的山羊胡,脸有点窄。此人的言论提醒了张宁,他这才意识到中国古代是有很多妙技艺的,只是没有系统化的理论,而且得到推广的科技也不多,只有农业用的木质播种机等玩意才引起朝廷官府的重视扶持,因为粮食生产才是中原王朝一向注重的技术,包括指导农业的天文历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想来,世俗那套屁工夫和人情世故真是糟粕,真要干事业的时候,一点用都没有,反而增加运作成本、降低了办事效率。难怪“韦小宝”选武将的时候,看谁不拍屁就选谁。

        汤大仙忙:“小人不敢欺瞒王爷,死了人入土,最先就是要看风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从火绳机关到燧发机关的枪械结构已经有点复杂了,张宁也搞不出来,只好纸上谈兵希望能对工匠们的技巧思路有所帮助,“要增大机关力度,有些原理可以利用。比如齿轮和杠杆……”他说着发现兵局提举大鹏已经叫人拿来纸墨记录内容了,希望大鹏不是样子拍屁,最好是真正在用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个汤大仙只是引起了张宁的注意,尚无功劳,所以说一句英雄不过是逢场话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山羊胡忙拜:“回王爷的话,小人姓汤名阳,兵局的匠人,以前是……是看风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已经笑出声来。

。等东方在纯粹技术上落后时,大约要推后到万历年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一定见过水车,人力踏板蹬得较慢,但费力;运水那水行得快,却轻一些。齿轮传动理与之类似,结构有些不同……我得画张图下来才说得明白。”张宁转向摆放纸墨的案板上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当即赞:“你颇有见识,叫什么名字,时任何职、曾作何业?”

        旁人终于忍不住说:“禀皇爷,小的们都叫他汤大仙,用罗盘看风水倒是副业,卖棺材写祭文只要死了人他什么都干,还会捉妖驱鬼!”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绝代仙子的沦丧 少妇夏禾 娇妻沉沦日记 掌中的美母 我的黑人舍友兄弟帮我教训婊子前女友 仙魔同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