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 > 分卷阅读418

分卷阅读418

不料事情搞成这番尴尬的境地。不过南京众官闻知神机营在九江战败,京营被挡在了长江以北,无不弹冠相庆。悬在tou上的一把利剑仿佛暂时收回去了,难怪人们松一口气……朱高煦拿他们毫无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王仕顺在九江以优势兵力大败,随后靠建文余孽击破京营,通过向湖广方面示好收复九江城,然后厚颜无耻地向南京报捷。汉王知dao实情后非常生气,但是“朝中”没人说要治王仕顺的罪,汉王也不好自己提出来刻薄下臣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就算杀了王仕顺、又有什么用?南京官场上现在比王仕顺无耻的人多了,能杀光么?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本来xiong怀天下起兵干大事的,结果搞成现在这番局面,一群人困守东南延口残chuan只求苟活。他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失败了,朝廷军队暂时没有进入东南,不过迟早的事,照如此形势这地方无法长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想当年,本王率兵纵横南北,今日竟困于后辈小子之手!”朱高煦在王位前踱了两bu,忍不住感叹出半句。他确是有些轻视“后辈”的,当初没在仁宗时期起兵,仁宗一死就急不可耐出手,就是心想侄子是mao都没长齐的小子,好对付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官员们已经下直回家,shen边只有在王府中掌事的官员王昌文及几个太监,所以朱高煦才忍不住把xiong中的郁气说dao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王昌文四十多岁的年纪,shen宽ti胖养得很白,是汉王府中的旧臣了,当初“兵bu尚书”朱恒等几个人才就是他推荐的。后来朱恒叛逃,王昌文被牵连攻击过,好在跟汉王的时间很长,比较得信任,这才没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昌文见汉王生气,便好言dao:“如今京营的矛tou对准湖广,湖广湘王xi引了朝廷主力,南京的日子便好过多了。形势好转得慢慢来,今年总比去年要好,还望王爷心放宽一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是尽拣好听的说,因为见朱高煦心情不好,当然就不愿意火上浇油。其实在王昌文看来,江淮的压力骤减不一定是好事。之前汉王军虽然无法打败京营,但汉王一党面临官军渡江就要覆灭的巨大危险,还能保持较强的战斗力,将江防治理得井井有条;以后一旦松懈,情况可能越来越糟,说不定等下次朝廷组织大军攻打长江,就很可能恢复不过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臣子小心说话,朱高煦没有被进一步激怒,但也没有因几句好话而宽wei。

        以朱高煦的xing子,带兵直接在战阵上取胜,是最痛快的法子;无奈他自己也知daogen本打不赢京营,只好躲在江南和侄子玩些花花chang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用权谋他又不太擅长,从起兵到现在两三年了,他才渐渐后知后觉,发现当初侄子朱瞻基是故意诱导自己动手。然后朱瞻基才好名正言顺拿自己的叔父动刀,进行削藩政策。当初自己要是不急着起兵,朱瞻基还真不好下手……上了这小子的当!

        后悔么?朱高煦的xing子里有刚烈的一面,他是绝不会认错的。如果自己不起兵,那小子同样会削藩、想方设法夺去藩王们的军政权力,最好的下场就是能留xing命一辈子这么无所事事地度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不得不注意到了西边的湘王,这个失败者建文帝的后代小子,年纪比宣德帝还小,本来也是汉王更看不起的对象。可现在的形势,似乎此人确有几分能耐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湘王正在设置他的六bu九卿机构,相比汉王起兵之初就有六bu和诸多官僚,张宁明显落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参议bu官署的书房内室里,墙上已经贴满了字条,张宁在这儿呆了好多天,几乎都不出门的。主要的人事安排已经布局出来,经过权衡,他认为计划是考虑到多方面的、比较好的方案……作为一个王,当然shen边有许多能出谋划策的文官幕僚,但是有些事必须要一个人作出布局和判断,无法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绝代仙子的沦丧 少妇夏禾 娇妻沉沦日记 掌中的美母 我的黑人舍友兄弟帮我教训婊子前女友 仙魔同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