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 > 分卷阅读304

分卷阅读304

        朱恒神情自若:“正因湘王要借汉王之兵牵制朝廷,所以他定不愿意看见咱们败于京营之手。只要主动约盟,在湘王知朝廷已经准备仿制其犀利火的情况下,他没有理不出手相助;何况就算湘王没有趁机起事,对咱们面临的局势又有什么好?我相信借此获得新的战术,或许是江东局势的一个转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汉王当初要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,采用朱恒的主张,连汉王也很难为。不过事实证明汉王起兵能持续到现在,当时朱恒主张的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;所以哪怕朱恒在官场上树敌很多,仍然在汉王跟前得到重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的关节十分简单:汉王和当今宣德帝都是“燕王”一脉;而张宁是打的建文旗号。“燕王”和建文本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两方,理上本没有共存之

之别,是否善战锐之异;但京营和地方卫所兵同属一套律令,其兵和布阵没有太大的区别。湖广的朱雀军能一次以少胜多并不值得注意,但多次击败数倍之敌,定有其特别长。我已派人打探清楚了,湖广的张宁造出了一种更好的火,并布长枪火方阵,以此克敌;朝廷不久前密令南镇抚司监造一批火,也与这个消息不蒙而合。

        殿中的大臣顿时哗然,立刻就有人站出来说:“湘王便是那张宁?此人借我军在江东牵制朝廷兵力,方有机会在湖广兴风作浪,实则不成气候之辈,朱尚书竟然说要与之结盟,岂不让天下人耻笑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恒:“东周时,赵王大胆改进战术,胡服骑,一时强于诸侯,又岂是儿戏?王大人于兵事一窍不通,却在此高谈阔论,难不是儿戏?”

        有种人的言论总是叫人很“提神”,朱恒正是这样的人。当时他在山东乐安就这么干过一次了,在很多汉王属的家眷都在乐安的情况下,朱恒主张回避京师、向南进军;虽然后来张宁帮助他实现了主张,但他一开始就是有这种见解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汉王与宣德争天下,却要和“外人”建文一脉的结盟,弄起来就不好在明面上说通了。这让朱高煦的脑子一团混乱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心里明白得很,湖广的

        大臣反对兵尚书朱恒,汉王心里也不赞同。大家反对的理由其实是一样,但不是表面上说的什么和不成气候的人结盟怕人笑话之类的借口;真正的原因,只能心里琢磨一下,不太好当众拿出来说

        王位上的汉王朱高煦不置可否,每天有很多事都让他很疼,割据一方后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军事问题,很多麻烦的东西搅人心神,主要是内斗那一摊子,还有眼前这种所谓谋略,其实就是勾心斗角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好友问:“朱兄所指转机是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恒:“尽快设法得到朱雀军的兵和作战之法,以用于对京营作战,试图改变目前的颓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大臣嘲笑:“朱尚书之言实在有失份,军国大事,岂是一两件兵就能左右的?你说得也未免太儿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朱恒虽然通兵法,但主要还是在官场打的文官,哪里连这点理都想不到?

        ……朱恒的这主张并没有不妥之,但他在向汉王提出如何实现这个策略的方式时,便掀起了一阵舆情风浪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回朱恒出的难题对朱高煦来说不比上回轻松。

       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,等到京营得到了新的火,并用于攻打江防,我们的境更加堪忧。眼下的情况,汉王府绝不能固步自封,仍由局势向下,正该寻找转机之时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回顾大殿下的许多人,向朱高煦拜:“臣认为可以与湖广的湘王示善意,与之结盟,这是我们获得火制造方法和战术的最快方式。”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绝代仙子的沦丧 少妇夏禾 娇妻沉沦日记 掌中的美母 我的黑人舍友兄弟帮我教训婊子前女友 仙魔同修